1799年2月22日,和珅,这位深得乾隆皇帝宠爱的权臣,在狱中上吊自尽。此时,他积累的巨大财富也被彻底抄没,成为了国家的财产。和珅手中的财富数额惊人,约在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之间,他的黄金、白银,以及其他古玩和珍宝的价值,甚至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。因此,民间便有了“和珅跌倒,嘉庆吃饱”的戏谑之语,讽刺他命运的翻转。
和珅一生中深受乾隆的宠信,甚至兼任了多达二十三个重要官职。然而,刚刚继位的嘉庆皇帝,身为和珅的晚辈,凭什么有能力将他拉下马?这一切,背后少不了乾隆皇帝的支持。通过嘉庆后来的言辞可知,和珅的死并非单纯因贪污问题,嘉庆的几句话揭示了其中的深意。
嘉庆帝爱新觉罗·颙琰在乾隆皇帝仍在世时就已经被立为皇太子,之后乾隆以禅让的方式将皇位传给了他,自己则自居太上皇。从那个时期起,乾隆便开始有意识地对朝中腐败进行整顿,特别是对和珅这样的巨贪下手。可以说,乾隆早已为嘉庆处理和珅铺好了道路。
当时的乾隆已经年事渐高,虽然他对和珅的贪腐行为心知肚明,但却无法亲自处理。乾隆虽然自信满满,认为自己的功业无可匹敌,但他深知,如果直接出手调查和珅,势必会对自己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。于是,他决定让刚继位的嘉庆帝接手,进行必要的政治整顿。
展开全文
嘉庆继位时已三十五岁,对于朝局和父皇的心意都已经了然于心。尽管他未能像其他皇帝那样在父皇的庇护下培养自己的人脉,但他处理和珅时却无需过多依赖这些。他继位后,乾隆皇帝便通过安排得力的臣子协助他,确保嘉庆能够顺利铲除和珅。
事实上,早在嘉庆还只是皇子时,他便对和珅颇有不满。由于和珅权力过大,他往往轻视皇子颙琰,甚至没有意识到乾隆意欲立颙琰为太子。和珅利用乾隆的宠信,常常在朝堂上为难年轻的皇子,仗势欺人。此时的和珅,俨然成了一个“二皇帝”,在朝中权势滔天,甚至比康熙时期的鳌拜还要强大。因此,当嘉庆继位后,和珅成为他必须铲除的心腹大患。后来在讨论和珅案时,嘉庆用“天下人只知有和珅”来表达自己决心除掉和珅的原因。这不仅反映了和珅在嘉庆心中的负面印象,也暴露出和珅在朝中权势过大的问题。
至于和珅的贪污问题,嘉庆并没有直接将其作为整治的主要理由。因为和珅的贪污事实在嘉庆和乾隆的共同掩盖下,并未完全暴露。嘉庆将和珅的罪行轻描淡写地称为“犹其罪之小者”,可见,嘉庆处理和珅,并不是单纯为了财富,而更多是因为和珅在朝中的权力过于庞大,已经形成了对皇权的威胁。
最终,在乾隆和嘉庆两位皇帝的默契配合下,和珅被迅速革职入狱。就在刚刚主持完乾隆葬礼的和珅未曾察觉到自身的危机时,嘉庆帝便赐令他死于狱中。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权臣,最终死于对皇权构成威胁而不自知,而不是所谓的“和珅跌倒,嘉庆吃饱”。事实上,当大臣提出查抄和珅隐秘财产的建议时,嘉庆皇帝曾严厉训斥,可见他并非单纯为了财富,而是为了彻底清除这个已成威胁的权臣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